2017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第五屆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論壇及第七屆SEE生態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活動由阿拉善SEE生態協會、阿拉善SEE基金會主辦,諾亞財富聯合主辦。兩百余位中國頂尖商業領袖、數十家政府機構、國內外一線基金會與公益組織代表和近百家中外主流媒體,共赴這次中國環保公益盛會。
這次諾亞財富成為本屆生態獎的主要合作伙伴,關注的是自然帶來的健康效益,包括精神健康、疾病控制以及制藥業利用植物研究改善我們這一代與后代子孫的健康。
阿拉善SEE基金會理事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表達了對“第七屆SEE生態獎”的期待:“以‘SEE生態獎’作為平臺,促進機構、企業、學者、政府和媒體間的交流,使環保公益領域的進步獲得社會普遍關注和認可,推動公益環保事業可持續發展?!?/p>
阿拉善SEE基金會理事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
當晚,諾亞財富創始投資人、執行董事、首席市場官章嘉玉做了主題發言。她認為,諾亞財富很早就開始在SEE中學習,并且持續多年推動“一億棵梭梭樹”公益項目,每年都帶領客戶、員工到騰格里沙漠徒步春種,目前已經完成了15萬棵梭梭樹的“諾亞心之林”。每年送的中秋禮品都是以"從地標看到你的愛”為主題的節水小米、任小米產品;2015年,諾亞支持出版《三江源生態保護手冊》,與SEE合作號召社會關注三江源生物多樣性的生態保護;今年諾亞又將阿拉善西南項目中心“諾亞方舟生態毅行”項目納入到新支持項目版圖,在推動綠色環保上盡綿薄之力。
章嘉玉表示,早在70年代,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在投資世界就開始運用了。如果企業在經營上能特別關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議題,并相應地采取行動,例如減少污染、關注員工健康、技能提升、男女工作平等,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架構、注重合規等表面看起來與經營績效無直接關系,長期卻可能節省許多隱形成本。在這些方面投注心力,追求長期可持續的經營成果,公司的股價長期會有好的表現。
諾亞財富作為金融服務機構,也在努力思索如何用金融手段支持國家的綠色發展,特別是從自身實踐做起。2011年就成立諾亞care幸福學院,到2014年成立諾亞公益基金會,我們已經為超過20000人提供心靈成長課程。紐交所沒有強制要求,但我們還是率先從2014年開始自發性向全球投資人發布CSR report《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頒獎典禮請來了四位特別的“朗讀者”:他們通過朗讀,傳遞一線環保行動者的溫暖心聲。
第七屆SEE生態獎特邀朗讀者: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秘書長哈希?扎西多杰(左上),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右上),自然之友總干事、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伯駒(左下),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理事長向春(右下)
活動當晚,第七屆SEE生態獎現場揭曉。在專家評委、企業家、政府機構、公益機構代表等共同見證下,第七屆SEE生態獎共頒布10名獲獎者和一名評委會特別獎,表彰了過去兩年環保公益領域內最具開創性和引領性的環保組織、媒體、個人及基層政府部門。
為了在相聯相生的自然里永遠可以深呼吸,諾亞財富將從自己做起,堅持中國金融行業的那份“財富有度,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正能量與價值觀,與眾多SEE伙伴們互相勉勵,為我們共處的藍點大地綠色接力,也希望我們的所想所愿與所行,融入到與在座的所有堅持的生態環境事業中共同守候我們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