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線上化自動化因為疫情加速實現,并且給人們帶來永久性生活改變?!?/p>
“中國經濟下個10年增長的核心動力,將來自科技帶來的效率提升和供給側創新?!?/p>
“總體來看,中國經濟發展至今,下一階段最大的挑戰在于效率不夠高,但好在數字化、IT化、云端化都在快速推進,在新基建的基礎上,特別適合擁抱新技術,尤其是通過人工智能的疊加將形成‘特效藥’,在一些特殊的傳統領域里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同時能夠節省更多的費用,帶來更高的效率?!?/p>
以上就是創新工場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8月15日在“明道取勢 諾亞財富領軍者線上峰會”中,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
據悉,此次峰會云集國內外經濟、金融、投資等諸多領域權威專家、大佬共聚一堂,聚焦未來十年財富管理發展及資產配置新機遇,助力投資人洞悉市場、回歸本源、深耕能力,開啟新時代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新篇章。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以“AI 賦能重構中國經濟”為主旨作出分享,聚焦中國經濟未來可能出現的由AI賦能的投資機會。
(李開復,創新工場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專注于科技創新型的投資理念與最前沿的技術趨勢,創新工場已投資逾350個創業項目,管理總額約150億人民幣的雙幣基金。)
新冠疫情加速全球線上化、自動化進程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肆虐,迅速席卷全球?!耙咔殡m然是人類很大的災難,但它也給全世界尤其是中國留下了很多機會?!?在李開復看來,過去這幾個月疫情一度迫使人們的居家時間變長,并開始更多地從線下轉向線上。全球線上化自動化因為疫情加速實現,并且會給人們帶來永久性生活改變。 全民線上化時代已經來臨。數據顯示,疫情以來截至2020年3月,視頻工具用戶規模同比增長 169.5%;辦公類app的用戶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達2059%;K12教育類app的用戶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 230%。 新冠疫情凸顯數碼科技的重要性 對此,李開復指出,“線上化會產生海量數據,就會為AI+自動化提供機會,從而提升工作效率,把無序的變成有序的,以前需要花很高人力成本完成的都可以借由自動化實現,比如無接觸物流、自動化倉儲的涌現。AI會給整個社會帶來更高的效率?!?/span> AI 賦能將穿透各行各業,以技術重構商業價值創造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GDP翻了3倍,憑借著人工紅利占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但隨著人力成本的激增,如何依靠智能化、云端化、數據化、自動化提升效率是中國躍遷至下一個階段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李開復認為最大的投資機會可能不僅僅在社交媒體、電商支付、出行等領域,更多的會在企業服務、工業、供應鏈、物流、醫療等領域。 而最能為這些行業賦能的技術就是人工智能。不同于過去AI技術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現如今AI工程師數量增長迅速。李開復表示,“我們現在一個暑假就能訓練600個AI工程師,阿里、騰訊、百度、頭條能夠訓練的更多,所以國內其實不欠缺AI工程師,問題是這些工程師都想去騰訊、百度或或是創新工場,他們并不想去真正具有落地場景價值的企業?!?/span> 而AI最能產生價值的地方正是現有體量龐大的傳統行業及公司,李開復進一步舉例說,“假設一家公司有10億的年收入,AI幫它再增加5%,價值就很顯著?!?/span> 因此未來能夠掌握AI賦能機會的一定是一個懂傳統行業同時又有人工智能的公司。 普華永道之前的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會給全球帶來15.7萬億美元的市場,但是拆分來看,15.7萬億不是來自于15,700個人工智能獨角獸,而是來自于它們給各種傳統行業3%、5%、10%的價值提升。人工智能公司和傳統企業聯手將創造出巨大的價值。 從上圖可以看到,AI的價值分別體現在諸如信息通信、制造、金融服務、運輸存儲、醫療等傳統行業。目前,傳統行業AI的滲透率尚不足5%,未來這一領域存在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AI 賦能將穿透各行各業,以技術重構商業價值創造 對于如何將AI賦能做好,李開復提出了以下4個秘訣: 第一、AI要和現有大體量的產業進行合作,這些產業已經積累了大規模數據,為 AI嵌入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尤其是那些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的領軍行業,簡單提升即可創造巨大價值; 第二、對于積淀深,門檻高的行業,AI公司不要試圖去顛覆。現今,AI的門檻正在不斷降低,而大型行業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積累,行業門檻則相對更高。通過AI 提效增量,比 AI顛覆傳統行業難度更低; 第三、尋找能夠帶動整個技術升級的領軍行業,通過AI賦能幫助它們做大做強,形成規?;瘍瀯?,AI帶來的技術變革將牽動行業垂類整體生態鏈價值的提升; 第四、要清晰地認識到AI標準化、平臺化時代尚未到來。盡管大家都想做標準化產品,像Office一樣可以賣到很多公司去,但由于行業轉型需求各異,今天的AI產品還是以定制化為主,未來需要逐漸去沉淀出標準。 對于AI賦能產業所能創造的價值,李開復認為主要有四種方式。第一種就是降本提效,即幫助每個員工做出更多的東西,或取代員工的部分工作,尤其是重復性工作。第二種是在不改變公司流程的基礎上,在某一個環節上創造價值。第三種是把公司整個流程智能化,這樣就能像滾雪球一樣滾大。最后一種是最難的,就是顛覆并重構整個行業規則,目前這種方式是比較少見的。 總體來看,中國經濟發展至今,下一階段最大的挑戰在于效率不夠高,但好在數字化、IT化、云端化都在快速推進,在新基建的基礎上,特別適合擁抱新技術,尤其是通過人工智能的疊加將形成“特效藥”,在一些特殊的傳統領域里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同時能夠節省更多的費用,帶來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