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到2020,諾亞赴美上市這十年,也是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機的動蕩階段。清科研究中心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18年以來市場活躍的做空機構接連針對中概股發布做空報告,渾水、J Capital Research、GMT Research、Citron等機構合計做空企業超過40家,其中2020年開年以來被做空的就有10余家。
受瑞幸咖啡、好未來財務造假事件影響,不僅美國監管機構對中概股的監管態度趨嚴,美股市場投資者對優質中概股的甄別標準也愈發嚴苛。由于此前估值虛高,或商業模式不受認可,潮水退去,不少風光一時的中概股股價遭遇斷崖式下跌,或是長期在仙股邊緣徘徊。
而另一部分中概股則因在危機之下展露出穩健的經營能力和強大的內生增長潛力而備受投資者的追捧和青睞——諾亞財富便是這類優質中概股的代表。
標品轉型成效顯著
獲頂級投行認可
近日,BOCI中銀國際發布研報(以下簡稱中銀國際研報),首次覆蓋諾亞控股。報告給予諾亞買入評級,將諾亞目標股價調至34.8美元,較27.86美元的最新收盤價尚有25%的上漲空間。
中銀國際研報認為,諾亞已執行堅定的轉型模式,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專注于標準化產品,并且停止銷售單一交易對手的非標信貸產品,過去一年的轉型結果超出預期。
“我們相信在轉型后,公募證券產品和私募股權產品將推動其繼續增長?!?中銀國際研報中稱。
隨著2018年的“去杠桿”和2019年的理財亂象大整頓,2020年的疫情推動,資管新規所推動的“凈值型,組合型”產品,已經快速成為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主流產品,客戶的新需求產生,超過了行業的預期,諾亞財富認為,面對不可阻擋的凈值化的趨勢,財富管理的關鍵在于幫助客戶認知投資過程,而不是替客戶選擇。
2019年三季度伊始,諾亞財富順應趨勢積極調整策略,全面進入標準化資產領域??蛻舻拈L期信任和耐心同行,給予了諾亞堅定轉型的激勵和肯定,諾亞獲得了好于預期的經營成果。
根據諾亞財富2020年二季報顯示,諾亞標準化產品募集量達到179.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98.5%;2020年上半年標準化產品募集量達到370.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三倍多??鄢菢祟惞淌债a品后,募集量同比上升45.2%。轉型前非標類固收產品在募集量中的份額已經完全被標準化產品替代。
核心業務數據方面,2020年第二季度,諾亞實現銷售凈收入7.5億元,環比上升0.2%;歸屬于股東的非GAAP凈利潤3.1億元,環比增長20.1%,是上市以來第二高的記錄。
不僅是中銀國際,此次諾亞“非標轉標”的進展和成果,也得到了野村證券、摩根大通及花旗等多家國際權威機構認可,并給予諾亞控股以買入評級。其中,摩根大通更是將諾亞控股目標價由$40.00上調至$43.00。
諾亞在朝標準化產品過渡的道路上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并未就此放慢轉型腳步。2020年6月,諾亞在國內提交了公募投顧牌照的申請;同月,海外公募基金平臺iNoah如期上線。下半年,諾亞將進一步明確公司是全球開放產品和銷售渠道雙輪驅動。產品端,諾亞打通公、私募,建立篩選標準,量化數據平臺;客戶端,更多地理解客戶需求,構建完整的客戶需求數據庫,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
兩大競爭優勢
鑄就高客戶粘性
中銀國際研報中稱,得益于中國私人財富管理市場的蓬勃發展,諾亞憑借其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和周到、全面的服務與客戶建立了密切的關系。
季報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諾亞控股包含公募基金,諾亞的活躍客戶數達到14703人,同比上升48.7%;其中公募基金活躍客戶12343人,同比增長140.3%;
同時截至2020年6月底黑卡客戶數為900,同比增長5.4%。該數據表明,諾亞在轉型同時,不斷持續根植于高凈值客戶服務領域并原有保持優勢,實現“非標轉標”高速換胎,客戶黏性有增無減,利好未來長期發展。
事實上,高客戶粘性源于諾亞全面的金融服務能力和頭部資源優勢。中銀國際認為,雖然諾亞放棄了在非標產品方面的優勢,但相信諾亞的這兩大核心競爭優勢將幫助其迅速恢復募集量和收入增長。
從成立之初,包括黑石、凱雷、KKR、貝萊德、合眾、摩根資產、富衛、友邦、宏利、安盛等全球頭部資產管理集團,在諾亞國際化成長的道路上一路陪伴成長。全球前十大資產管理公司,諾亞和其中9家有密切合作關系。
不僅如此,中銀國際還認為,諾亞的理財師團隊,尤其是精英理財師團隊非常穩定。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精英理財師團隊流失率維持在1.4%的行業較低水平。
疫情之下,諾亞堅持客戶服務不斷線,從2020年1月16日起,諾亞推出“線上投資策略峰會”,2至3月推出“諾亞家里蹲”、4月1日起推出財富人生、金牌投資人、諾亞第一時間、諾亞國際零距離五大欄目,覆蓋全資產類別,邀請了65個不同領域專業基金管理人同客戶分享行業、市場和投資策略。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諾亞線上課程累計觀看人次 15.25萬,覆蓋 3.03萬客戶。諾亞財富管理業務領域涉及二級市場、保險、信托、家族傳承、私募股權、對沖基金、期貨、黃金、外匯、教育、心靈成長等,為客戶帶來全方位有形、無形財富多元化服務。
提升資管能力
滿足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
受資管新規疊加宏觀經濟下行影響,財富管理行業正在由產品銷售導向轉換至資產配置導向。作為財富管理行業的領軍企業,諾亞始終秉持發展自身資管能力、提升專業化水平,匹配標準化資產背景下客戶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資產配置需求。
作為諾亞旗下專注于多資產類別、全球化布局的資產管理公司,歌斐資產遵循諾亞集團“非標轉標”的大方向,持續完善大類資產配置職能,二季度,歌斐資產成立了獨立的固定收益部,以滿足高凈值客戶的穩健回報需求。
中銀國際研報數據顯示,2015-2017年諾亞旗下的全資資產管理子公司歌斐資產為諾亞集團帶來20-25%收入,但2017-2019年,歌斐資產創造了諾亞集團45%-50%收入。
“諾亞的資產管理板塊正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中銀國際研報中稱,“隨著在公開市場領域的參與度與日俱增,諾亞正致力于深耕資產管理的投資和研究能力?!?/span>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歌斐資產管理規模(AUM)為1594億元,剔除信貸基金持續退出影響,其他資產類別的AUM總計1453億元,環比增長了2.5%,其中私募股權基金規模、公開市場規模環比分別增長1.9%和28.5%;標債產品是另一大亮點,管理規模為46.6億,同比增長42.5%,環比增長10.4%。在2020年,諾亞和歌斐將把權益類和股債混合基金作為對高凈值客戶的重點推薦配置產品類型繼續深耕。
“作為全球領先的資產管理平臺,歌斐資產將會成為諾亞未來全球化發展的驅動力?!?中銀國際研報在報告中稱。
財富管理行業門檻抬升
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
2019年以來,監管部門針對公募、私募理財亂象進行了集中整治,各項監管政策不斷落地,三方財富管理行業迎來新一輪洗牌。
今年8月22日,央行副行長范一飛便公開表示:“我國有超過5000家財富管理公司,主營業務是代銷基金等金融產品,其中相當一部分存在無牌銷售保險、公募基金及設立資金池等問題,給金融穩定帶來嚴重威脅。未來要嚴格加強市場準入,財富管理公司從事金融產品銷售業務必須向金融監管部門申請牌照?!?/span>
一周后,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簡稱“新規”),辦法于10月1日開始正式實行。
業內人士指出,新規進一步提升了獨立銷售機構的注冊門檻。例如要求獨立基金銷售機構注冊資本由不低于2000萬元提升為凈資產不低于5000萬元;明確了對機構5%以上股東、控股股東以及境外股東的要求,明確控股股東治理要求,實行一參一控的監管規定,設置股權鎖定期完善機構治理結構、保持其經營管理的獨立性;對于獨銷機構可能發生風險導致無法正常經營的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風險處置預案。
作為首批獨立基金銷售機構,諾亞認為,對合法合規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而言,新規的實施,應該是一個市場亂象逐步得以治理、形成更好從業環境的新起點。諾亞財富成立15年來,始終堅持合規經營,從未有過“資金池”產品,沒有期限錯配等非法經營行為。監管嚴厲整頓下,財富管理行業未來資源和客戶未來將向頭部企業集中,向持牌金融機構靠攏,這是顯而易見且毫無疑問的。
諾亞控股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靜波在財報中表示:“中國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行業,正在一個新的起點上。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從業者,要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需緊緊圍繞客戶的需求和目標,解決客戶的痛點。站在2020年改革之年,諾亞從組織能力建設、客戶洞察、流程再造三個方面推動改變,以更適應新環境下的中國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