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新模式、企業新機遇撲面而來的當下,投資人應當如何撥開迷霧,尋找新的私募股權投資方向?私募股權行業的現狀該如何看待,挑戰和機會又在哪里?如何正視風險、規避風險,又如何甄別尋找目標的黑馬?
和當下的中國一樣,美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也面臨了很多挑戰,但美國找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途徑——資本和創新,亦如此時此刻的中國??梢哉f,我們正處在時代轉變的分水嶺上。
在過去的2018和2019年,私募股權行業發生了很多變化:
在募資方面,全行業的資金募集挑戰非常大,LP和GP都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這樣的境況如果長期持續,對于創業創新的驅動是不利的;投資方面則進入了新舊交替的時代,項目估值有了明顯的松動,頭部項目受到追捧;管理上,越來越多的GP開始關注對被投企業增值賦能。
這些變化的發生一方面來自于基金退出的壓力,另一方面來自于企業商業模式的變化。退出方面,人民幣退出的周期比過去想象的要長得多,很多項目改道美元上市。
很多私募股權投資人都感覺,去年市場有一點冷,而今年的市場更冷。這是2018年4月份開始,募資市場的回調正好遇上了中國經濟的下行周期。
談到這里,我們有必要在回顧一下從2104年到如今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情況。
2014年前,私募股權投資項目單筆投資金額比較平穩。但2015年之后,項目的單筆投資金額開始擴大,不同階段項目的平均單筆投資金額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偼顿Y數量在 2015 年開始下降,但明星項目融資規模卻越來越大,資金集中在頭部GP和頭部項目的趨勢愈發明顯。
與此同時,未進行再融資的項目數量也逐漸上升,市場優勝劣汰加劇。由于 2015-2017 年投資的擴張,更多企業嗷嗷待哺,但相應的再融資比例卻開始下降。
一級市場的估值也在調整,很多項目的談判周期都在拉長。國內一級市場的庫存已經遠遠超過了海外(是海外的1.8倍),但退出速度只有海外的1/8。由于中國LP的轉讓壓力不斷沉積,賣方的需求不斷爆棚,買方的力量不斷崛起,中國的私募股權二級市場轉受讓(S基金)行業開始迎來發展良機。
基于以上的情況,諾亞預測私募股權投資將呈現以下趨勢:
1、進入優勝劣汰的新周期,這個剛才前文已經講到了;
2、退出慢現象長期存在,這將促使Secondary市場的發展;
3、二級市場對一級市場的影響因素在不斷加大。不管是一二級市場的并購,還是二級市場的估值都對一級市場的估值都有很大的影響;
4、強監管周期將長期促使股權市場健康發展。通過股權的方式進行短錢長投,進行基金的挪用都是風險巨大的,識別管理人和識別產品的能力也需要不斷加強,從這個角度來說,監管能讓市場參與者意識到真正符合政策的規定才能持續發展,這對于整個市場的穩步發展很有幫助;
5、有創新和技術的企業才是真正有深度壁壘的公司,因為創新和技術才是當下中國最大的發展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