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場面臨大跌,很多基金投資者的賬戶也面臨縮水,那么這些持有基金的投資者們是否要及時賣出止損?答案絕對是不,千萬不要因為短期市場下跌而贖回基金。
可能會有投資者不解,既然已經預期有風險,為什么不暫時撤出來等恢復后再進場呢?其實每當遇到這種“可預期”的風險時,這種聲音總會不絕于耳。其實,當你準備撤出時,市場大概率已經在下跌當中了,而當你再次進入市場,也一定是市場穩定,已經上漲過了,所以很容易就落入“追漲殺跌”的陷阱中。并且市場不會按照投資者預期的方式行進,當投資者為了逃避市場波動而選擇離開時,那么大部分的投資者必然會為了下一次何時進場而猶豫不決。
所以在贖回自己的資金前不妨先考慮一下,當初為什么買基金,當初看好的什么,現在為什么出現了改變;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想清楚贖回之后,又該怎樣進行投資。
另外,根據基金分類來看此類問題,如果投資的是被動指數基金,可以用定投策略來作為長期投資的工具;但如果投資的是主動管理型基金,基金經理會自主根據市場環境做倉位調整,每一次下跌,對于他們可能都是一次布局機會。換句話說,如果投資者不信任他們的擇時選股、資產配置等投資能力,也不會去購買這支基金了。
所以,面對市場突發的風險,如果投資者沒有短期用錢的壓力,不妨做一個有耐心的人,甚至可以在市場出現非理性回調時,適當逆向布局。
對于跌了就趕緊賣,市場出現震蕩就賣很多這種情況,尤其是股票類基金而言,頻繁地買賣很容易錯失投資機會,還會增加交易成本,得不償失。投資者應該做的并不是著急進行基金贖回,而是應該對低位震蕩、基金凈值的短期波動等理性對待。
而遇到市場趨勢從跌轉升的情況,不少基金投資者看到市場行情逐步回升,經歷長期套牢小有盈利就走,很可能會錯過后面更好的機會,或者因自身成功解套、小有盈利,便迫不及待地進行基金贖回。
但在這樣的情況,投資者要做的不是急于贖回基金套現,而是能夠堅定信念,去迎接更豐厚的利潤。
所以基金投資不是一錘子買賣,投資者在出售或者購買之前,可以查看一下近幾年的表現情況、基金經理變動情況,再考慮后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