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CIO辦公室近期適時發布最新策略報告,在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復雜局勢中:延遲質疑,延遲判斷;在大類資產配置策略上:先保護,再增長。
管理學創始人德魯克認為,“延遲判斷是20世紀管理學的重大進展之一”。21世紀20年代伊始,新冠疫情、地緣政治沖突,以及美元流動性回撤、通貨通脹等事件沖擊全球與中國經濟,基于直覺的、簡單和局部的快速判斷不斷被推翻重塑。
在市場波動不斷的當下,諾亞CIO辦公室近期推出2022年度資產配置策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提醒投資者,在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復雜局勢中:延遲質疑,延遲判斷;在大類資產配置策略上:先保護,再增長。
“先保護,再增長”的策略意味著,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挑戰的背景下,高凈值客戶資產配置需要做好再平衡,強調風險防范和對沖平衡;報告強調,對于中國資產的配置也應該更新視角。
諾亞CIO辦公室認為,財富管理者必須平衡好收益與風險,長期與短期的關系,規模、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切忌過分追求短期利益。2022年,包括瑞銀、摩根士丹利等眾多全球投資機構也形成了類似“先保護,再增長”的資產配置戰略,強調多元化與風險管控。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3月發文指出,在上行和下行風險同時加大、央行啟動新一輪政策周期以及地緣政治局勢動蕩之際,不僅要考慮實施投資組合對沖策略,更需要對市場進行精挑細選。
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詹姆斯·戈爾曼(James Gorman)也在3月接受采訪時直言,“我們今天看到的交易市場業務、大宗商品等內在的波動性必須被一些能增強穩定性的東西所抵消。否則,投資者就會‘輸球回家’?!?/span>
針對2022年的市場背景,諾亞提出“先保護、再增長”的資產配置策略。具體實施方面,建議高凈值客戶做好全球資產配置的再平衡,國內方面配置多策略絕對收益型基金、多資產策略基金,以及股債平衡基金等;此外,諾亞還建議客戶圍繞科技主題進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戰略配置。
01
不確定性是唯一的確定性
包括通脹、地緣沖突等多種復雜因素交織下,全球資本市場走勢的唯一確定性,就是市場將持續波動。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4月4日在年度致股東信中表示,地緣因素、持續通脹和利率上升共同減緩了大流行(即新冠疫情)以后的復蘇,美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
除此以外,世界經濟還面臨著地緣因素帶來的石油、大宗商品和農業市場波動。戴蒙指出:“雖然所有這些事件都有可能并有希望得到和平解決,但我們應該為潛在的負面結果做好準備?!?/span>
諾亞報告也指出,量化寬松政策逆轉即將到來,美聯儲及各國將開啟多輪的加息周期。2022年,美國經濟將是高增長和高通脹同時存在。對于資產價格而言,量化寬松轉向量化緊縮將是一次有挑戰性的調整,流動性快速撤出將把資產通脹變成資產通縮。
在這樣的背景下,諾亞控股將格外注重“活下去”的底層關鍵判斷標準,預留出可以糾錯的時間、容錯的空間。所以在2022 年,諾亞的大類資產配置策略,是“先保護,再增長”。
02
國內估值邏輯發生根本性改變:延遲質疑、延遲判斷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中國正在成為一個更綜合、更復雜的經濟體。中國經濟過去幾十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間也累積了如兩高一剩、影子銀行等結構性問題。歷經十年的結構性調整,部分問題已經被糾正。但是仍有挑戰存在,如房地產領域。公開市場角度,一些行業的監管模式以及估值邏輯與以往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
這些都意味著,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方面應認真審視、延遲判斷。
《財經》雜志聯合多機構、專家形成的2022全球經濟信心指數報告認為,2022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同時也認為中國經濟規模大、發展韌性強的優勢將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諾亞也在報告中強調了中國工業競爭力正在明顯提升,尤其是高端制造業、新能源、光伏等行業領域。由于政策層面的積極引導,如金融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等,諾亞認為中國工業領域未來具備較好的發展前景和上升空間。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2021年,該行投向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197億元;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貸款余額突破1萬億元。
這意味著中國工業的發展韌性很強,今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重心將更多關注長期的工業基礎和實業發展,其中將高度重視對關鍵產品、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的技術攻關。
不過,諾亞認為中國工業的強大韌性尚未在市場中完全顯現,仍需時間去說服。
除此以外,中國經濟的活力、韌性、新增長潛力還體現在:中國將通過提升就業質量、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降低醫療教育等剛性支出在內的手段擴大消費需求,進一步提升民間投資信心、促進有效投資。
對于高質量發展,諾亞的報告給出判斷:中國將在今年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管理層越來越重視跨周期、長周期的調節,關注經濟長期的高質量發展,在管理中求效益。
03
全球資產配置需要再平衡
在充滿波動與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諾亞大類資產配置委員會給出的客戶資產配置策略主題詞,是“先保護,再增長”。報告指出全球資產配置的再平衡,關鍵詞包括創新、穩定、平衡、長期。
對于高凈值客戶,諾亞建議國內資產優先,同時兼顧海外的平衡配置策略。
就中國資產來說,應注重防守,并堅持公開市場“多資產、多策略”配置。諾亞認為,二級市場價格受到流動性、股票盈利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等諸多因素影響。采用多資產、多策略配置,將進攻策略與尾部風險策略有效配合,并基于宏觀因素及時進行再平衡,是應對目前復雜市場的有效選擇。
諾亞對于中國的一級市場格外關注。從長遠來看,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科技作為引領。隨著中國在研發支出上不斷增長,一級市場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將擔負更加重要的資源配置角色。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近期公開介紹,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硬科技項目已經超過紅杉資本資產組合的 80%,一個科技主導的創業新時代已經到來。
諾亞指出,放眼全球,偉大的經濟體和資本市場的發展緊密相連。近年來,隨著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平穩落地,北交所穩步運行,高凈值客戶通過一級市場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布局創新層、精選層的專精特新公司,是成本更低和風險更小的選擇。
從財富來源的角度,這些創業家,會成為中國新興的創新創富階層,這些上市公司有健康的治理結構,市場化和國際化程度高,法律政策透明,也將成為中國經濟進一步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整體表現活躍,募投總額均打破歷史記錄。其中,募資金額為2.21萬億,同比大幅增長84.5%。從類型上看,成長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為主要類型,分別占比45.5%和51.1%。
報告同時強調,PE二手份額投資也值得關注。由于LP遭遇流動性困境或者資產配置再平衡需求,以及GP主導的LP份額轉讓等,PE二手份額投資機會顯現,因為其區別于首發基金的盲投,底層資產組合更為清晰。
諾亞旗下專注資產管理的歌斐資產早在2013年就進入PE二手份額投資領域。在最新的歌斐S基金的儲備項目中,頭部白馬、專業基金、尾盤基金等貨源充沛,投資組合比一級PE基金更多元化。從成本和效率來看,S的策略優勢明顯,新近投資標的較RVPI(投入資本的剩余價值)有近30%的折讓,且比其他私募股權投資更快地部署資本,平均節約了近3年的投資期。
海外資產配置方面,諾亞表示,2022 年伊始,美國經濟增長創新高,建議海外資產配置的目標市場聚焦美國本土。
諾亞認為,美聯儲加息、縮表等貨幣緊縮性政策,短期必然加大海外市場波動,但是緊縮政策也代表了美國經濟動能的增強,從而支撐公司盈利。針對美國資產的配置,公開市場方面,諾亞建議關注“對沖策略,布局混合投資”。
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近日發布的“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也表示,危機中美國經濟暗含轉機。貝萊德認為,地緣政治因素加劇了全球經濟滯脹的風險,也使得此前市場所擔心的美聯儲急劇加息的可能性降低,另外,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之后對企業成本亦有所改善。
2022年3月,美聯儲三年來首次上調基準利率,并暗示今年將進行一系列加息,以應對通脹問題。剛剛過去的4月1日,美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達到2.44%,超過了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2.38%,是兩年半以來的首次,這種長短期國債利率倒掛通常被認為是經濟蕭條的前兆。
就業方面,最新公布的3月就業數據顯示,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在持續穩健增長,且2月非農就業人數獲得上調修正,3月份的失業率也從前一個月的3.8%降至3.6%,這也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后的低點。
這樣的宏觀與市場環境恰恰為股票多空策略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從公開數據看,海外發達市場的股票多空策略的長期年化收率接近 9%,而波動率僅為 7%左右。因此,諾亞建議持續關注以股票多空為核心的對沖策略,以及一二級多資產、多策略混合投資的全配置基金。
最后,報告還在資產保護、保障和資產隔離等建議的基礎上,就具體資產配置的方向提出了詳細的建議,以期投資者采用多資產、多策略的投資工具抵御風險,實現長期的增長。
“先保護,再增長”的年度配置策略報告是諾亞CIO辦公室站在相對宏觀的視角,給予客戶基于當下復雜環境的策略建議和參考。年度宏觀策略報告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諾亞CIO辦公室將持續進行更多中觀視角和專題配置的解決方案報告,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結合未來市場趨勢做動態調整,為客戶具體落實“先保護,再增長”的解決方案。